客服電話:028-83255696
四川省現代物流發(fā)展促進會 · 2017-09-13 17:29
作為蘋果手機面世十周年的獻禮,也是重新激活中國市場的拳頭產品,iPhone 8于美國時間9月12日正式發(fā)布。市場調研機構Fluent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,有79%的iPhone用戶打算購買另一款iPhone來取代目前的手機,其中約有40%的人準備選擇iPhone 8。
一、蘋果的供應商:四強爭霸
但據記者從業(yè)內人士處了解到,由于組裝工藝較為困難,此前iPhone 8的良品率只有35%,接近新品發(fā)布會前夕才提升至接近50%的水平。上述業(yè)內人士透露,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,iPhone 8的良品率才會達到80%以上,這意味著短期內iPhone 8的出貨量將出現明顯的缺口。
根據蘋果披露的2017年供應商顯示,在主要的200家供應商里,美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、中國臺灣囊括166家,占總供應商的83.42%,呈現四強稱霸的局面。其中美國、中國臺灣和日本的供應商數量為46家、45家和44家分列前三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位居第五大供應商的韓國在今年的iPhone新品中地位超然,甚至對iPhone新品的價格起到決定性作用。據記者了解到,iPhone 8將采用柔性OLED面板和OLED觸控面板,而目前智能手機OLED市場中,三星顯示屏占據了97%的市場份額。此外,iPhone8使用的NAND閃存相當一部分是由占據世界市場份額第1位的三星電子和第4位的SK海力士提供,其所采用的雙攝像頭組件大部分是由韓國電子零件制造商LG旗下子公司LG Innotek生產。
而中國供應商則主要向蘋果提供聲學器件、外殼、柔性基板、放水部件和代工組裝等服務,但利潤率卻相當低。2013年由Financesonline繪制的一副蘋果供應鏈信息圖表中顯示,一部iPhone中85%是在中國組裝,原因是從組裝效率來看,中國工廠(如富士康)招工極其容易,且數量龐大,只要稍加培訓,便可在流水線上做重復勞動。
二、“蘋果模式”:對供應鏈的無縫把控
一部售價接近1000美元的iPhone 8,大約需要500個零部件組成,這由200家主要供應商提供。但蘋果對這200家供應商的管理堪稱極致,其要求了解每一個元器件的來源、研發(fā)、生產、測試等過程,完全控制手機生產的每道環(huán)節(jié)。此前時代周報曾報道過,蘋果一直將大量手機工程師下派到元器件工廠,共同開發(fā),“就算富士康只是個組裝工廠,但蘋果仍派駐了近2000名工程師”。
蘋果對供應鏈的無縫把控,被業(yè)內友商稱為“蘋果模式”。除了嚴苛的保密協(xié)議和工序要求,蘋果在零件議價上具備相當強的能力,特別是以前iPhone銷量穩(wěn)步增長的時期,蘋果較其他手機廠商更具成本優(yōu)勢。
但面對蘋果的高規(guī)格刁難,國內供應商并沒有知難而退,相反在跟隨蘋果的路上越走越遠。2012年蘋果在全球擁有156家官方的產品和零部件供應商,當時中國有8家上市公司入圍,包括A股中的安潔科技、環(huán)旭電子、比亞迪、歌爾聲學等。
三、200大供應商名單:入圍的都有誰
蘋果公布最新200大供應商名單,雙鴻、國巨、健鼎、精技是今年新進榜廠商,包括友達在內共有三家臺廠遭剔除。這份報告也顯示,去年98%的供應商都遵守每周工時不得超過60小時的規(guī)定,是歷年來最高,供應鏈改善方面也是表現最好的一年。
報告顯示,我國臺灣共有39家公司入列,包括可成、嘉聯益、日月光、雙鴻、奇鋐、正隆、正崴、仁寶、華通、正美集團、達方、臺達電、臺郡、富佑鴻、鴻騰精密、玉晶光、鴻海、英業(yè)達、大立光、光寶科、美律、南亞塑膠、和碩、致伸、廣達、瑞儀、新日興、新普、精元、臺灣穗高科技、臺積電、TPK、健鼎、晶技、欣興、耀華、緯創(chuàng)、國巨、臻鼎。
臺積電共有六個據點名列其中,今年新進榜的被動元件大廠國巨也有六個據點,日月光集團旗下有八個據點,鴻海則多達27個。而鴻海制造組裝蘋果產品的地點,除了兩岸以外,也包含巴西圣保羅。
附:一張圖揭秘蘋果供應鏈(僅供參考)
來源:旭日大數據、經濟日報等